中国-东盟:新风口再出发

时间:2017-09-08 21:33:23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的意义毋庸赘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资本、巨大的市场、发展的经验、地缘优势等对于同样面临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任务的东盟国家来说,亦是其对外合作的重中之重。此前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令双方经贸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今双方又迎来“一带一路”建设风口,中国企业如何借此良机深耕东盟市场?中国—东盟间经济合作又将书写出怎样的新篇章?
  “习主席经常讲,要具有全球视野,把握大势。‘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中国纵观天下发展大势、顺势而为作出的选择,用中国的软实力,用中国人的发展理念、合作共赢原则推动和沿线国家各个层面的合作。”在北京市贸促会、北京市国际商会日前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中小企业“走出去”系列活动之东盟市场新商机报告会上,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一语道破“一带一路”建设要义所在。在她眼中,经济总量达2.5万亿美元、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东盟,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核心区”。
  经济合作大有可为
  东盟十国不仅拥有高达2.5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同时也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速。据亚行统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2014年GDP增长4.8%,预计这一数字在2015年将达到5.6%;新加坡大华银行则预测,如果东盟建成经济共同体,并且在中国崛起带动下,东盟的经济规模有望在2020年超过英国,2025年超过日本。
  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在为东盟不断扩大的经济体量集聚着更多的“正能量”。根据世行发布的《2015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在189个经济体营商便利度排名中,新加坡高居榜首,这也是其连续第9次登顶,马来西亚排名第18位,泰国排名第26位,东盟十国中半数居于前100位。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对中国的意义毋庸赘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资本、巨大的市场、发展的经验、地缘优势等对于同样面临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任务的东盟国家来说,亦是其对外合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中国和东盟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80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1.16%;2015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2014年东盟进出口总额达2.49万亿美元,中国贡献了其中的19.3%,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间的经济合作大有可为。”邢厚媛指出。“中国和东盟对打造升级版的自由贸易区已达成共识,而更大地开放市场、密切双方经济联系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双方要通过升级产业合作,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价值。与此同时,中国要扩大在东盟的投资,扩大商品进口规模,促进双方互惠互利。”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口中的“互惠互利”,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反复强调的“互利共赢”,成为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上取得高度共识与快速进展的基石。
  机遇之下企业先行
  机遇之门已然敞开,企业当如何抓住机遇,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浪潮之中?“企业首先需要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带一路’建设非朝夕可成,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国际化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企业要打造自己的战略规划,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要做好人、财、物的储备、调度准备工作,建立必要的指挥系统去推动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局阶段,‘十三五’时期国家会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对外经贸合作、投资合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和沿线国家的合作,企业要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邢厚媛指出。
  与此同时,企业还需主动防范风险。“‘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主要面临两类风险:一类是需要企业自行管控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经营决策、市场研究、商务运行管理等领域;另一类则是企业不可控的,如地缘政治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等,企业可以投保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险,切勿存在侥幸心理。”邢厚媛提醒道。“‘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与否、中国和东盟合作成功与否,最终仍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创新发展。毕竟‘一带一路’建设并不是中国政府唱主角。企业才是主角。只有把国家的战略和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商业化运作,使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才能真正落地。”邢厚媛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