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08 22:53:58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中国日报网8月13日电(欧叶)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报道,卫星通信专家里达(Zaaim Redha Abdul Rahman)判断,马航MH370坠落时冲击较小,机身几近完整地沉入南印度洋。
里达认为,事发当日,燃料不足导致飞机不断下滑,最终落在水面漂浮了一会。由于当时的冲击负荷较低,飞机应该是较完整地沉入海底。
里达之所以作此判断,是基于在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2米长的襟副翼(机翼的一部分)。
“襟副翼本身只是轻微受损,且周身附着很多藤壶(一种甲壳动物)。很明显襟副翼与机身脱离的过程并不猛烈。根据襟副翼的边缘可以判断,分裂过程比较缓和”,里达解释说。
他认为,“如果马航MH370是猛烈坠毁,那么事故发生后海面应该有很多漂浮的飞机残骸碎片。且留尼汪岛找到的襟副翼也不可能是完整的,只会是它的碎片”。
里达称,飞机应该是缓缓沉入海底,之后襟副翼才自行分离,“其他部分很可能也与机身脱离,并被强劲的水流冲到类似留尼汪岛等地方。”
里达称根据地球自转规律,飞机残骸很可能被湍急的水流冲到很远的地方去。而MH370的襟副翼随海水漂流4000公里才到达留尼汪岛的说法,是合理的。
里达是马来西亚一家资源公司的首席顾问。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他参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分析工作,帮助阅读、推断分析航班的飞行数据。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运用多普勒效应理论,对马航MH370发出的信号和地面卫星接收站获得的信号进行了分析。飞机失联16日后,调查者宣布确定飞机最终落入南印度洋。
(编辑: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