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患者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间:2024-01-26 08:08:28来源: 《中国新闻》

“医视界”是由《中国新闻》报、中新上海联合策划制作的谈话类视频节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为我们讲述医院的发展经验,如何在医疗质量、创新服务等各个方面协同并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始建于1898年,2017年12月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安徽规模最大的省级公立医院之一。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如何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资源,成了医院运营的关键问题。

主持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是如何在近几年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从医院的角度而言最主要的关注点是什么?

刘连新: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第一方面,坚持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医院落实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力量。
第二方面,作为一家公立医院,主要工作是提升临床专科的能力水平,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的基本保障。
医院大力开展了学科建设的“登峰计划”。目前,我们医院的登峰计划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周期,从26个学科减至18个学科,实施效果非常明显。
用新技术来引领学科的进步。举例来说,我们的血液内科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中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的CRT手术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发展多学科诊疗,建立起了肝癌、消化道肿瘤等54个多学科的诊疗团队,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疑难罕见病“一站式”的服务。
第三方面,要激发员工尤其是医生、护士、技师和药师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健全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体系。
医院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资源配置作用。医院有23个预算归口的管理部门、200多个预算开支的项目,实现了对医院的人、财、物等全部资源和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
要加强成本的管控,成立了由医院总会计师和主管医保的院领导牵头的DRG成本核算小组、资源中心和作业中心,按月从院级、科级和病历等多个维度开展了DRG付费成本的数据挖掘,并向各科室反馈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要优化业务流程,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原有流程,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流程进行重新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四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人,我们要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始终坚持“校院融合、科教兴院”理念,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和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的理念。打造贯通理工医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有理工背景的临床医生和医生科学家,来满足国家对临床医学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主持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患者选择就医最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为了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做了哪些服务措施的创新?

刘连新:
从整个长三角区域来看,安徽省的医疗资源是不够充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过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患者外流,许多患者会在医院进行初步诊疗后,根据病情选择去医疗资源更好的城市或者医院进行治疗。
2022年,在有效应对各种预期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医院实现了门诊接诊563万人次,出院31.5万人次,手术17万台次,平均住院日从2018年的9.12天降到了6.81天,进而降到了2022年的6.41天,实现了平均住院日的五年五连降。
但是从整个长三角区域来看,安徽的医疗资源依然是不够充分的。
我们如何来做,破解这个难题?打铁还需自身硬。
首先,要提高我们的医疗质量。践行多学科诊疗模式,深化了国家要求的三大中心的建设,即入院准备中心、采血和标本管理中心和医院预约中心,加大推进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的应用,加快大型设备预约检查的等待时间,深化日间手术的服务模式。
在医疗服务上,我们要不断改善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我们医院创立了安徽省首批互联网医院之一,2022年11月,又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我们还开了一些新的平台,包括优势病种平台。我们以胃癌为试点,开展了多学科的全程门诊。针对一些常见的、线上可以完成的工作,我们开展了线上的检查检验模块,释放线下的医疗资源,简化就医环节。将简单的自查需求在线上快速分流,实现了线上的“一站式”服务。我们开通了慢病的管理服务,手机端可以随时享受慢病诊疗。创建了医疗智联体平台,开展专心专属的诊疗服务,线上开展智能服务对接。医院还开通了科普教育的蜗壳健康课,普及健康知识。
总之,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在进行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型,将借助数字化技术的迭代升级,充分发挥数字医疗的高效作用,拓展我们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

主持人:近年来,医疗机构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我们要如何面对难题、迎刃而解?

刘连新: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科技在快速地进步,对医院发展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医院医疗服务体系,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在智慧医疗领域,我们走得还是比较靠前的。通过系统升级,打通了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来闭环管理各链条的控制。建立了双向转诊的平台,专科的数据中心,生物样本库和医学影像中心。在管理领域,加强我们的数据中心、科研大数据中心、专科专病的科研平台。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也是安徽省在国家排名中领先的医疗机构,我们还担负着带动局部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带动安徽的医疗水平向江浙沪去学习和看齐,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责任。我们牵头使得全省的影像数据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互认,医生可以在诊间里看到全省不同医疗机构的影像检查结果,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来提高诊疗的质量和效率。建立了会诊转诊平台,包括视讯、数据、双向转诊的综合平台。基于大数据进行分诊,能实现疗效的分析、质量的分析、相似病例的分析。我们希望疑难病症能够上转,基础疾病能够下转,也显示了实时的各个医联体机构内的床位的信息、住院的申请、住院的审核和确认、通知提醒等方面。我们最终希望实现整个的诊疗平台和数据的平台互联互通,进而使安徽的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下安徽医疗的进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