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幻灯片  >> 查看详情

讀《華社正道是滄桑》延伸的思考 (上)

时间:2022-03-19 20:39:21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黄棟星
由華社名慈善家陳祖昌先生獨資贊助、陳明玉文教基金會和菲律濱華裔青年聯合會出版、菲華資深報人吳文煥先生編著的《華社正道是滄桑——漫步菲華百年史》面世。據吳文煥先生說,該書是應有“華社活字典”之稱的王尚助先生之要求及在他的大力鼓勵和支持下,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菲華社會百年歷史概括鉅著
《華社正道是滄桑——漫步菲華百年史》是一本講述菲律濱華人歷史的重要參考書,獲得國內外專家學者好評。書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圍繞著菲律濱華社的路向和菲律濱華僑問題的解決(按作者論述:實際上也是“華菲融合”這個中心),對菲華社會近百年的歷史作一個概括,並著重論述與菲華社會的問題和路向有關的重要歷史事件。另一個是同這菲華百年史重要事件有關的新史料,對認識菲華歷史、社會和問題有一定價值和意義的文章。吴文焕先生説,這兩部分是“林和樹”,結合起來讀有助對菲華的百年史,華社路向和菲律濱華僑問題的解決之認識和了解。

吳文煥先生說,菲華的歷史,包括近、現代史(即從二十世紀迄今),從1900至2020這兩甲子一百二十年的菲華歷史,存在一些罕被涉獵不曾寫過的歷史,在總結菲華歷史方面,特別是梳理出其發展規律有其值得研究的價值。“《華社正道是滄桑——漫步菲華百年史》主要是從十九世紀末至今的一世紀左右的菲華歷史,也是華僑、華人在菲律濱近千年歷史變化最大的重要時期,是華僑從僑居、寓居到定居、紮根,逐漸演化成華人;從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進化成菲律濱民族的組成部分,成為菲律濱的少數民族或族群的時期。這個時期同時也是華僑在菲律濱從自成一體,抱作一團,逐漸打破隔閡,同菲律濱人民打成一片,融入主流社會,走上華菲融合的道路,逐漸為主流社會所接受的時期。”吳文煥先生在序言中寫道:“菲華百年史充滿無數的苦難和辛酸血淚。我們華僑華人走過的這百年滄桑,我們走到今天,在二十一世紀,能有這樣的處境和地位,能夠被主流社會所接受,成為菲律濱的一個少數民族,菲律濱民族的組成部分,成為TSINOY(華裔菲人),走華菲融合的路,結華菲融合之果,實在是十分之不容易的。我相信,回顧這百年史,大家對此當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悟。”

吳文煥先生將本書獻給探索菲華社會路向已故先驅于長庚先生、陳台民先生、施振民教授。吳文煥先生說:“撰寫和論述菲華的歷史,特別是近百年來的歷史,必須以此作一個軸心來加以分析和論述,包括這部分菲華歷史的分期,尤其是它對華社終於認識和接受走華菲融合的道路,以融入主流社會為依歸和路向之影響。”筆者在<探索中菲文化交流發展>系列文章建議:“ 梳理寳藏,建構華社自己的文化體系”(見〈世界日報〉2022年1月31日“縱横輿論塲”)中指出,菲華社會歷史人文的發展構成“華社的集體人格”,華社應梳理華人遷移菲律賓的歷史,抓住文化的根源和變遷的脈絡,搞清楚自己在這個新時代的定位,有機結合華社資源,建構華社自己的文化體系。吳文煥先生編著的《華社正道是滄桑——漫步菲華百年史》提供了很多這方面豐富的寳藏,讓我們明白菲華社會近百年變遷的脈絡。吳文煥先生說,寫歷史的人有主觀性,他編著《華社正道是滄桑——漫步菲華百年史》得出的結論和論述展示菲華發展歷史“一定的規律”。筆者根據吳文煥先生本書主要的論述,結合現狀,嘗試延伸筆者讀完此書所引發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引發更深入的討論。

< 以兩岸政治為軸心的華社
菲華資深報人吳文煥先生在他編著的《華社正道是滄桑——漫步菲華百年史》第一部分”緒論” 中指出 : ” 菲律濱華人二十世紀以來的歷史, 一是菲律濱華人(包括華僑和華裔)同中國的關係;另一點是華社(華僑集體歸化前的僑社)內部國共(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兩股力量之間的鬥爭和較量,也可稱為親大陸和親台灣力量或左派和右派之間的鬥爭和較量。“吳文煥先生說, “國共鬥爭的因素,對整個華社的問題、發展和路向實際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影響著華社百年來的發展和路向。”

吳文煥先生續說, “撰寫和論述菲華的歷史,特別是近百年來的歷史,必須以此作一個軸心來加以分析和論述,包括這部分菲華歷史的分期,尤其是它對華社終於認識和接受走華菲融合的道路,以融入主流社會為依歸和路向之影響。”
吳文煥先生分析, “菲律濱從二十世紀起作為美國的殖民地,一直到1946年宣佈脫離美國殖民統治獨立,那怕是在1975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後,一直是個反共的國家,特別是在白色恐怖的時期(1952年禁僑案和1962及1970商報案及于氏兄弟的遣配的發生);華社中親大陸(「親共」)的左派難以立足.” 他認為, 華社內部的國、共(或左、右派之間)的鬥爭, 是中國國共兩黨的鬥爭在海外、在菲律濱和華社的延伸。菲律濱的華社深深地受到中國國內及1949年以後台峽兩岸的國共鬥爭所影響。

吳文煥先生指出,由於菲律濱是一個反共的國家 ,華社「親共」(更確切地說應是親大陸、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5年菲中建交前後出現的菲華聯誼會和菲華各界聯合會等系列親中國大陸的社團,基本上是據稱的愛國(中國)友好團體,並非親共)的力量,甚至在1975年6月9日菲中正式建交後的相當一個時期,實際上長期處於隱蔽或地下的狀態,不能或罕有什麼旗幟鮮明的組織或公開活動。因此,不但它作為菲律濱華人或華社的歷史之重要部分,不曾被公開地記述和評論,它與國民黨組織和勢力之間貫穿於華社的鬥爭和情況,也不曾被論述,客觀地存在著,也實實在在地影響著華社,包括社團、華文報、華文學校的發展和歷史。
吳文煥先生認為, 國共在菲律濱華僑鬥爭的一個主要課題,就是爭奪華僑華人,特別是社團、華校、華報的效忠和支持,控制權和影響力。這一點對國民黨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在失去了大陸後,海外的二千萬(1950年代的統計)華僑,更是它反共及所謂的「反攻大陸」之重要政治資本和資產(在當時,這二千萬甚至比台灣的人口還多)。因此,在華僑的國籍問題上,台灣國民政府是堅持血緣法的,始終把海外包括菲律濱的華僑都視為它的國民,屬它管轄的臣民,無論如何也不可丟失。道理很簡單,海外華僑,菲律濱華僑如果都加入當地國籍,入了菲籍,成為菲律濱公民,又不允許雙重國籍,台灣的國民政府就將平白失去了數十萬、數百萬以至千萬計的臣民,這麼一個巨大的群體就將不再受它管轄或控制,是在政治資本和資產上難以估量的重大損失。正因為如此,台灣的國民政府是不可能會主動推動讓華僑集體轉籍來解決棘手的華僑問題的。它考慮的不是華僑在居住地長期生息的切身需要,而是它自己對華僑的政治需要以至經濟需要。
吳文煥先生認為,就像一根僑社(華社)圍繞著它轉的主軸,一種以中國和兩岸政治為軸心的發展軌道。而這樣的主軸或軸心,對僑社(華社)本身的發展,對實際上已在和將在菲律濱落地生根,在菲律濱長期生存和發展的華眾,特別 是年青的後代是不利的。因為這樣的主軸和軸心,不但吸引和耗費了僑社(華社)的大量資源(人力、財力、物力),而且導致對僑社(華社)本身在菲律濱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對華僑問題在菲律濱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有捨末逐末之嫌!

筆者在<危機應對統一戰綫和華社前景>(見〈世界日報〉2021年5月14日“縱横舆論塲)文章指出,“就華社而言,立足點應是菲律賓主流社會而不是自己的中國背景,可惜大部份社團都“粉未倒置”。近年來隨着中國的強盛,喚回了華人“心靈的故鄉”,菲律賓華人因歷史上層受殖民統治者的逼害和國家獨立初期“菲人第一”政策的排斥,一直在“排華”的陰影中, 心中對自己未來的命運總是飄忽不定,沒有安全感.中國的強大使具有強烈“中華情結”的華人內心具有優越感,華社“中國意識”色彩更加濃厚。”

八十年代,台灣國民政府在菲律賓的勢力仍然非常雄厚,當時台灣駐菲代表處透過四大僑团~商總,宗聨,菲華反共大同盟和國民党駐菲總支部(現為菲華文經總會),基本上仍牢牢地掌控僑社,直至1995年商總“破冰之旅”首次組往北京訪問,華社才逐漸“正視中國大陸”。對吳文焕先生所述的所謂“白色恐怖”,左派份子遭受迫害之事,余生也晚,只聽過前輩傳述,詳情不甚瞭解。
不論是台灣國民政府掌控時代,或是現在華社全面倒向中國,華社基本上仍是以两岸政治為軸心,這對己認同“華菲融合”的華社無疑是值得思考的,華社似乎還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繼續随着两岸浮沉。

< 中國中心論
吳文煥先生在〈華社正道是滄桑——漫步菲華百年史〉“緒論”這様叙述 ~“中國中心論”( 以中國為中心和優先,即心向中國):  “1975年集體轉籍前,本地華人的思想意識,感情傾向,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僑民或過客的心態,在菲律濱居住、生息是寓居性的,有朝一日總想回歸故里,落葉歸根,更希望能是衣錦還鄉,榮宗耀祖。但必須指出的是,這種僑民或過客的心態,對這個時期的華人和華社之影響不但是深遠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當年華人有相當一個部分的入息是匯回家鄉贍養家眷和起厝置業的,這不但招來本地政客和一般菲人的非難和指責,而且影響到華人本身在菲律濱事業的發展,減少了其在菲擴大再投資的資源。「呂宋錢,唐山福」, 當時華僑的這種過客和僑民心態,無疑也是導致大伙傾向於經商,包括從資本小的零售業菜仔店開始創業的一個因素。”
吳文煥先生指出,“由於根深蒂固的宗族意識,鄉土觀念和家國情懷,就像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菲律濱的華僑華人,特別是在僑鄉生長的老一輩,其愛國愛鄉的精神,百年來對家國的熱愛支持,捐助奉獻是沒話說的。在相當長的時期可是身在菲,心在華,月是故鄉明。“

吳文焕先生通過華文報和華文學校進一步阐釋他的觀點:

a.華文報以報導中國(包括台灣、香港)的新聞為主,因為那是華文報的讀者華人較關心和注意的新聞。另一方面,正是華人讀者這樣的普遍心態,決定了華文報得以中國新聞為主的國際新聞為頭版,華文報得迎合其讀者的興趣。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本地的華僑華人,對中國和國際的事件的關心勝過對菲律濱本地的事件之關心的心態。

b.華文學校(僑校,1973年被菲化後改稱華校),從1899年中西學校創辦以來,至1973年僑校菲化,以至菲化後的許多年,華文學校除了向華僑華人的子弟傳授中國的語文知識能力和中華文化外,其宗旨或華僑華人家長送其子弟到華校受教育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所謂的以免其子弟「變番仔」,擔心他們被菲化。基本上是一種對中國的民族感情使然,實際經驗表明,華人子弟在華校的學習,實際上並未能在這一方面產生多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一廂情願。華僑華人表現在這種心態的大漢沙文主義優越感和看不起菲律濱人及其文化的思想意識實在是太普遍和明顯不過了。問題是,「形勢比人強」,近四、五十年來華校華文 教育的有限效果,華文教育的日益式微的現實說明,華人家長們的這種主觀願望,包括其子弟學習華語華文的能力是不容樂觀的。

華文媒體,華文學校和華人社团是華社的三大支柱。吳文煥先生在文章最後一段分析了華社近年來的發展指出, 八十年代以前在「僑社」存在的那種「烏龜赤鼠」,「赤白對立」的局面和「國共」鬥爭不但已大為緩和,實際上幾乎不復存在了。對華社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好事,不但消弭了此前那種有損無益的內鬥、內耗,也有利華社本身和華人在菲律濱的發展。現在的問題反而是,由於中國市場的開放和經濟發展所提供的商機,作為商業社會的華社及作為商人的華社人士,對中國市場和商機的趨之若鶩;以及大量新僑或中國公司、企業的來菲經商創業,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華社,包括眾多的社團和人士同中國的關係,特別是在商業和經濟方面。不過,總的來說,這些現象,對華社和華族的融入菲律濱主流社會的華菲融合歷史進程總趨勢並無大礙,也不存在太大的矛盾。個別學者所說的Resinicization(再中國化)並不顯著,除一些表象外,並不構成什麼大問題,儘管中國政府方面有這樣的主觀願望且作出相當的努力。
菲律賓華社“再中國化”的現象近年來非常顯著。這是因為中國的强盛讓華人的“中國意識”空前高漲。随着華社財富澎脹,中國移民背景的中生代嶄露頭角,逐漸主導社团領導權,老一輩因年纪老邁漸漸退出舞台,中國移民背景的中新代全面領導社团己是大勢所趋。最近,連最“論資排輩”的多個宗親會掌門人也相繼選出中新代為領導人,正説明這種現象。

一位德高望重的華社前輩概嘆,過去華社有一套不成文的規則讓大家遵守,各社团各領導人都會掂念自己的份量不敢越矩。現在社团競争激烈,為求表現,有些中生代領導人“博出位”,做出超過自己在華社地位的事,“德不配位”為人側目。而随着這些中新代逐漸主導華社,由于他們成長的過程,所受的教育背景,以及营商與中國千絲萬缕的關係,他們的“中國意識”更加强烈且以這種“中國意識”自豪,華社“再中國化”的現象必然越演越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