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客家文化旅游攻略

时间:2017-09-09 00:32:27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如分布在安远、龙南、信丰等县的围屋千余座,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筑之特,类型之广乃是罕见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墙和众多的宋代古迹遗存而被称为‘宋城博物馆’的赣州城区;有如上犹九狮拜象、兴国山歌等百余种民间艺术;有如在广大城乡保存完好而众多的姓氏家谱、族谱,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据;有如备受海内外客家人喜爱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还有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赣州客家建筑文化——客家围屋

  世界各地的客家乡贤乡亲,最想了解的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民情,在赣州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满足。在赣州不仅可以随处听到客家乡音、采茶戏曲牌和优美的客家山歌,而且还可以随处品尝到风格各异的客家菜肴和风味小吃;不仅可以看到客家古村、典型的客家方围、圆围,而且可以游览融客家文化与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客家文化城和客家风情园。

  江西兴国县梅窖镇的山水之中,镶嵌着一座神奇而美丽的村庄——三僚。它被人们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近几年,一批批省内外游人,以及海外的客家人,甚至包括一些新闻媒体皆纷至沓来,寻找先人的踪迹和山水的奥秘。

  这个拥有四千余人口的大村庄,大部分为曾、廖两个姓氏。地处僻壤的三僚是因为风水大师杨筠松而出名的。杨筠松因救世济贫而被世人称之为救贫仙人,他曾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拜为金紫光禄大夫。唐朝乾符六年,黄巢起义,直捣长安,震惊朝野。杨筠松携带宫廷风水秘笈,从京城逃出,南下辗转至三僚定居。擅长堪舆、天文地理之术的杨筠松发现三僚村的地形构造竟像一个堪舆用的罗盘,盆地中一座石头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罗盘中的指针。于是,漂泊中的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个弟子曾文 、廖王禹就在此地搭建了三个茅棚定居下来,三僚也因此得名。从此,杨筠松就在这里授徒著书,创立和传播他的堪舆理论。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民间的风水文化千年不竭地流传且盛行于海内外。

  曾、廖两姓子孙也操风水之术世代传承。至明代,曾文 的后裔曾从政,廖王禹的后裔廖均卿同时为明成祖朱棣勘测皇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举世瞩目的北京十三陵,就是他们两人堪测营建的。曾从政还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祈年殿勘址。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柩还乡荣葬。至明嘉靖年间,这里又出了廖文政、廖绍定两位有名的风水术士。

  三僚,名在风水世家传承不息,也名在它本身山水风光的奇美。

  很早以前,三僚的廖、曾两姓都拥有各自的风景区——八景。廖姓的“八景”为七星池、九尾杉、御屏帐、活龙脑、和合石、多士石、章罡土、甘泉井。曾姓的“八景”为眠弓岭、罗经石、汾水龙潭、留记珠石、西山晚照、东郭朝云、北浦渔歌、南林晴翠。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各有其特色,令来者流连忘返。

  在村口的黄土平原上,一峰突起,这就是有名的罗经石。石上有一个地下溶洞,据说从来没有人走到尽头。此石山形独特,从西面看如玉兔望月,从北面看是个仰天雄狮,从东面望去像个马鞍,从南方眺望,最像罗盘中的指针。

  三僚四周群山环绕,山美水也美。著名的七星池更是令人心驰神往。七星池原为七口池塘,它与108口池塘相连贯通,七星池犹如人的七窍通风聚气,而108口池塘,恰似人身上的108个穴位,使村庄像人一样血脉畅通,精力旺盛。只可惜历经千年,昔日荡漾的碧波早已面目全非了。

  然而,三僚依然承受着川流不息的溪水的滋润,越发长得水灵生动。在酷似一幅太极图的三僚地形上,两条蜿蜒曲折的溪水平行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两溪合而为一,形成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两条溪流的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水温更冷的那条叫阴溪,水温更热的叫阳溪。

  杨公祠建在村中,村人把杨筠松当祖先供奉。祠堂十分壮观,外墙全是青石雕刻,正面墙上刻有杨公著书、出游、进政、考风水等内容的浮雕。下面是风景雕刻,山水楼台、花鸟草木,其工艺精细,让人叹为观止。

  这里的山形、地形奇特,树木也别有情趣。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口挺立着的那棵高大的巨松,而树下却蹲伏着一座鲤鱼肚形的古墓,前面有一口方塘笼着一泓碧水。据传,原来墓前有两棵巨松,形似鲤鱼的两根长须,左边的那棵,在大炼钢铁的年代毁了。

  当你将目光朝秤杆形山梁上望去,一棵千年古杉耸立着,这就是八景之一的九尾杉。岁月沧桑,火烧刀劈,现在,这棵古杉的下半部,宛如半轮残月,可它的上半部仍然是叶茂枝繁,真让人惊叹它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千年历史,千年文化,千年风景已走入现代,三僚,经有识者精心打造,显得古朴,庄重、明丽、洒脱,变得更有风情、更有品位。如今,她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接纳一批又一批探索者和游客。

  在湖江,最著名的要数客家宗祠,其主要集中在夏府,有名祠名亭名景24处。戚氏祠堂追远堂,初建与宋景定年间,因其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家族之祠堂而久负盛名。戚氏聚顺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因祠中孙中山先生题联而闻名。还有谢氏敦五堂、十八花厅、南洋奇树等等。

  围屋,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它的大门门额上大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盘安围、燕翼围、龙光围之属,故有是称。也有的将之与村围,及有坚围墙的民居,统称为“土围子”或“围子”。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安远、信丰、寻乌县的南部乡村。这些围屋大都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内住数百人,龙南武当乡的田心围,最多时曾住过900多人,小者仅四五百平方米,围内仅住一户人家。平面大体可分为“囗”字形和“国”字形两大类。囗字形,是指围心位置上不建房屋,这种形制的还包括“回”字形围屋。国字形,是指围中还建有一栋厅屋组合式民居,此形制为围屋的主流形式。此外,除常见的方围外,还有少数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围屋结构形式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其做法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外表皮约30公分厚,用砖石材料,墙内侧厚度则均用土坯砖或夯土筑成。赣南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的关西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的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

  围屋的最大特点是“防御性”。其外貌没有复杂的装饰,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威慑力。它外墙厚一般为一米左右(燕翼围厚达1.45米),高二至四层,中间楼层均设环吊楼,俗称“外走马”。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碉堡。碉堡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在转角处设,有的还在墙段中间设置,如同城防之“马面”。为了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一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一排排刺目的枪眼炮门,门,是围屋防卫的重点所在,因此门墙都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上包钉铁皮,板门后大多还设有一道闸门,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或在板门前设一道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又备有水漏。除少数外,一般围攻屋只设一孔门出入。围屋的顶层间是战备用房,通常都不准放杂物,并取外墙的大部分内侧墙体,作环形夹墙壁的,久困缺粮时,便剥蕨粉充饥。

  围屋,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围屋内的人相见。互以宗亲长幼相称。因此,围屋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血缘性”。维持这种血脉关系的纽带,便是每年定时进行敬宗祭祖活动,故围屋内必设有“祖堂”这一公共建筑。围内实行族长管理制,统一管理围内诸如交通、卫生、排水、纠纷等。他们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

  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民国初年以后,便基本上不建了。现存最早的两座围屋是:龙南杨村乌石村的盘石围(建于明末)和杨村的燕翼围(建于清顺治五年1658年)。从大量围屋年代考察的比较看,一般年代越晚,围攻屋的防御设施越完善,形制也趋统一。现常见的那种四角构筑炮楼的方围屋,便是清代中期时开始流行的。

  赣州客家美食文化——居家特色小吃

  客家妇女心灵手巧,会织布、织毛衣、种田、养家禽、会唱山歌,最厉害的还是会做各种菜肴和小吃,以下的许多小吃都是客家妇女会做的,也做给家人吃过的:

  “油角、散条、煎堆、甜粄”等,都是赣州人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拜年送礼、回礼的应节食品。

  一、 甜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于大盆中加糖(分为黄糖和白糖)揉搓成米团;大铁锅中铺上芭蕉叶,将米团放入蒸至竹筷插入不粘为熟透,然后用刀切成正方形,食时再切成小薄片,可冷食、蒸、油煎、油炸。

  以前过年时,亲戚、朋友都会送来好多甜粄,吃不了那么多,又没有冰箱,老妈子就会把甜粄切成长条油炸,像饼干一样香甜酥脆。

  二、煎堆: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于大盆中加糖、加热水(分为黄糖和白糖)揉搓成米团;将糯米粉团揉圆,压平,包入炒熟的花生、白糖和芝麻做成的馅,也可以无馅,将粉团在芝麻粒上来回滚动蘸上芝麻;将煎堆放进热油中,边炸边用筷子翻动,使之均匀受热,炸至金黄色时捞起。

  三、油角:将面粉加上水和若干个鸡蛋,揉搓至有韧性为止,取出一小团面团,用檊面棒碾轧成薄薄的面皮,用圆型小器皿,在没有专用的包油角器皿以前,我们都是用镀锌铁制的大电筒的两头做“盖”,在面皮上用力一盖,盖成约三四厘米直径的圆面片;把炒熟的花生米碾碎,加入白糖、炒熟的芝麻,再加入椰丝,掺匀作为馅。在圆面片内放进馅包成半月型角子,沿边捏紧并扭上花纹,最后放进油锅里炸成金黄色。

  三、艾粄、药粄、山芋粄、蕃薯粄、南瓜粄、粟粄、红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加入捣烂成糊状的艾草、加糖、加水揉搓成米团,将糯米粉团揉圆,压平,用模具印花,放于大铁锅中铺上芭蕉叶,蒸熟。药粄的做法与艾粄相同,加入七种草药,如鸡屎藤、苎叶、山苍树叶、白头翁、苍耳草,茅根等,有消食健胃,去暑除湿的作用。在糯米中加入蒸熟的蕃薯或山芋等可做成各类甜饼,加入粟粉可做成粟粄。客家人遇办喜事大都会打红粄,用来祭拜、回礼,红粄一般是用紅麴染色,有粉红和深红两种颜色,它存在于我儿时的记忆中,好看多过好吃,长大了就只看不吃了,总觉得它是用来看的,远不及药粄、蕃薯粄、粟粄好吃。

  四、萝卜粄、葱油饼: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把萝卜刨成丝,加入猪肉丁、葱,放少许盐,装入浅底盘子中蒸熟,或调成米糊状油煎均可。发酵面粉或糯米粉调成米糊状加入香葱、盐,便可做成香葱薄饼。我有一个女同学是做葱油饼的高手,她是用擀面杖将面皮擀得薄如纸,锅内放一点点油烙至两面金黄,烙出来的葱油饼不油不腻,又香又脆。

  五、酿粄:糯米粉为主,粘米粉适量,加热水和成团,压扁,再把馅料放进去;馅料的种类很多(所有的材料都要切成丁):1、猪肉、青菜(葱、韭菜、大白菜、豆角等)馅;2、猪肉、香菇、豆腐干馅;3、猪肉、萝卜干馅;4、花生米、白糖、芝麻馅。馅料可以是生的,也可以放调料炒至七八成熟,不能太熟,因为还要用油煎或蒸熟后再放油煎。我外婆做的香煎糯米酿粄小小个,好看好吃,最让人回味无穷,她的做法是:酿粄包好后,放油煎至两面金黄,放些水,盖上锅盖焖上十来分钟。

  六、发粄:发粄是客家人过年过节常吃的糕点,好多人早餐也喜欢吃。“发粄”也叫”“”。它是经过发酵的,粄面从碗里隆起来,会出现裂缝,客家人称之为“笑”,越“笑”越好。好多年前,我家门口开了一家面点店,店主是我爸的朋友,做的发粄很正宗,远近闻名,我也很喜欢吃,现在还有好多深圳等地回家的人特地要买了带回去吃。

  发粄做法:在磨好的浆中掺一些用做成的“酵种”(有人用小苏打粉),加糖(加黄糖就会变成黄色)充分发酵后倒入很小的碗中蒸熟,掰开粄体中会看见有好多的小孔。

  过年时蒸的发粄是红色的,或者用食用色素在发粄上点上一个红点。

  七、仙人粄:仙人粄又称“凉粉粄”,有降温解暑之功,在“仙人粄”中调入蜂蜜或白糖,再洒上点,吃的时候嚼着白糖会沙沙作响,和着仙人粄和香蕉露特别的味道,是我儿时喜欢的一种零食,喝几口又让卖家加点糖,赚足了人家的便宜。

  我妈是做仙人粄的高手,她每次都是特地跑到集市上买回仙人草(凉粉草),放入锅中熬煎,到浓度够时,将草渍捞起,再将仙人草汤过滤,然后倒入适量淀粉,一边加热一边不断搅拌,像煮婴儿的米糊一样,待汤液变成糊状后即倒入瓷钵内冷却,冷却后的仙人粄咖啡色中带着黑色,呈凝胶状,盛在碗里轻轻晃动,会颤颤的,很有弹性,好看好吃。

  八、豆腐花:老妈做的豆腐花有浓浓的豆香味,拌上蜂蜜或糖油相当的嫩滑可口,是我很喜欢吃的小吃之一。老妈做豆腐花是用豆浆机先打好豆浆,石膏粉加适量水调均匀,豆浆煮好后直接冲进去,略搅拌,静置5至15分钟待豆腐花凝固即可。

  赣州客家娱乐文化——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南土生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的。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赣南采茶戏以喜剧、闹剧为主,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音乐主要采用唢呐加锣鼓伴奏的灯戏音乐和用“勾筒”(胡琴)主奏的采茶音乐,曲调有灯腔、路调、彩调四种,演技以扇子花和矮子花最具特色。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100多个,其中一部分已经失传,现保留的传统剧目有90多个。如:《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上广东》、《双检菌》、《瞎子闹店》、《卖花钱》、《香火龙》、《阿三打铁》、《五岭之春》、《花灯仙子》、《吹鼓手招亲》、《满妹添喜》、《睄妹子》、《补皮鞋》、《钓?》等等。这些剧目,多为喜剧,反映了赣南广大劳动群众(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片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

  每逢重大日子,一般学校、单位和社区都会举办大型采茶戏表演活动,如果有幸,你也可以欣赏一出当地人民精彩纷呈的采茶戏表演哦!


原文来源:http://wWw.LiuXue86.Com/a/252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