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时间:2017-09-09 01:03:35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2016年8月20日,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學術交流大會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來自東西方學術界的二十多位著名哲學家齊聚一堂,圍繞“通往自我之路──中國哲學與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論衡”這一主題展開讨論與交流。


衆所周知,以儒家爲主幹的中國文明是亞洲文明之代表,而西方古典主義哲學又以德國爲中心。兩個文明從接觸到沖突,從強勢取代到相互共融,經曆了曆史發展的陣痛,在今天展現出了新的氣象。


中國哲學的形态開始從古代哲學到近代哲學呈現出重大轉變,西學東漸和中西哲學互動構成了考察中國近代哲學的重要前提。這種改變實際上是中國原生态文明思維模式的式微,中國哲學表述始終無法離開西學解釋體系,其本質乃是話語權的旁落。這種格局非常不利于中西哲學的平等互鑒,因此導緻中國與西方哲學對話中往往不能直接有效的表達自己。如今中國正在崛起,民族複興不僅表現在綜合國力,在文化領域也在尋求自我認知。因此新時代的“中德哲學對話”也必将突破傳統的西方價值觀一家獨大的狀态而呈現出平等互鑒的交流局面。這種平等的交流也必将是雙方學術界專業領域高層次的相互切磋。


會議的發起人之一郭沂教授總結近幾十年的中西方哲學交流時認爲,漢學家在傳統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而絕大多數漢學家并沒有專注于對中國哲學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加上中國本土哲學家在語言和西方哲學研究上的薄弱,導緻中西方哲學對話難以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融會貫通。因此,郭教授聯合德國科隆大學哲學系克勞迪亞·比克曼(Claudia Bickmann)教授在總結曆次中西方學術交流經驗基礎上,試圖通過東西方重量級哲學家直接的對話與溝通來解決這一難題,而《通往自我之路──中國哲學與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論衡》這一主題也正是本次會議的精神體現。


經過前三屆“中德哲學對話”的積澱,本次對話将中西方文明交流上升到更高的層次。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中外哲學交流之契機,促成世界文明對話常規機制,形成中外文明對話之共識,并在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現代科技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沖突中尋找符合人類共同利益的文明發展方案。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郭沂教授)

本次會議由郭沂教授主持。郭教授來自韓國首爾大學哲學系,也是中德哲學對話的發起人之一。在開幕式上,郭教授表達了對與會學者和特邀嘉賓的感謝并祝願會議取得圓滿成功。随後郭沂教授分别邀請各方代表上台發言緻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卓新平、四海孔子書院院長馮哲、德國哲學家代表克裏斯坦·克裏金(Christian Krijnen)教授、德國公民教育學院代表(Michael Spieker)教授、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代表亞曆山大·波爾先生(Alexander Birle)分别代表各方爲大會開幕緻辭。出席大會的特邀嘉賓還有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牛喜平、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人張西平、中國音樂學院謝嘉幸教授、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李素菊教授、四海鳌山研究院王運春、四海孔子書院副院長馮濤等,媒體嘉賓有新華社對外部高級記者周方、中國網記者鄭伊凡、騰訊儒學頻道董思婕等。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卓新平教授)

首位登台緻辭的是著名宗教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教授。卓教授同時又是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宗教學會會長,畢業于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系。卓教授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代表宗教研究所全體同事向本次大會學者表示感謝,并對大會的舉辦表示祝賀,然後直接切入本次大會議題。卓教授說,由于精神傳統和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和德國之間的自我概念可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邀請來自歐洲和中國的學者對這個話題進行讨論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卓教授的重點研究領域在宗教,他說,宗教與哲學同樣都在解決人類的精神問題。如何理解自我的本質,不同的觀點反映了自我的不同的概念,也與不同的世界觀和文化精神傳統相聯系。在中國古典哲學中,有許多關于自我和命運的讨論,由于來自不同的視角,它與歐洲的自我概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西方存在傳統的二元世界觀,個人與上帝、個人與集體乃至個人與自然之間是超越性的存在。


相反,中國哲學在自我意識方面并不是二元思維,中國非常強調整體意識。這個整體至少有三個維度,即天之自我、自然之自我、集體之自我。簡單說就是“天人合一”的天地觀。天代表着超自然,而地代表着自然,人處在其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有這樣一個整體的世界觀,宇宙被他們理解爲一個整體,而自我是它的有機組成部分。儒家學說試圖解釋自我與自我的關系,即無論是它的内在自我,還是它的社會,即集體自我。這個思維側重于人際關系。但在任何情況下,隻有一個整體的世界觀,所有這些關系都存在于在一個整體之中。雖然這個整體是模糊的,甚至是神秘的,但它包含了所有。而同時所有的關系存在又都是對立統一的,即宇宙的兩個基本要素——陰陽的統一。另一方面,自然與自我之間存在着統一,在儒家和道家看來,個體自我也屬于自然。自我是一個微觀世界,而本質上是一個大宇宙。自我屬于自然,也反映自然。在這裏,自我與自然構成了生命的共同體,它也反映了天和自我在統一中的概念。最後,集體與自我之間存在着統一性。中國人有集體意識,我屬于我們。自我隻是集體的一部分。因此,對于集體利益,自我犧牲是必要的。有時候,個體的自我甚至可以消失在集體的存在中。


因此與歐洲傳統相比,中國的個人主義的強調并沒有那麽強烈。坦率地說,随着中國古典哲學在當代中國的衰落,這種傳統的自我集體意識幾乎被轉變成一種集體無意識,而自私、個人的自我在今天中國社會有着近乎壓倒性的優越性。因此希望通過對中國古典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的讨論與比較,深入了解自我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馮哲院長)

在卓新平教授之後,中德哲學對話主辦單位之一四海孔子書院的馮哲院長上台緻辭。馮院長首先表達了對與會的各位學者的感謝,在百忙之中從不同國家趕到北京西山參加哲學交流大會,特别對此次大會的發起者郭沂教授和比克曼教授和贊助者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以及德國公民政治學院表示由衷的感謝,是這些專家學者、學術單位和贊助者的長期努力促成了每一屆“中德哲學對話”的成功舉辦。


馮院長表達了自己與哲學的因緣。馮院長說,他兩年前和郭沂教授就決定在四海孔子書院來參與中德哲學對話,20年前做出版的時候出的第一本書便是《康德文集》。他說:“哲學家康德,我在編輯他的文集的時候,他的一句名言,總是讓我激動不已,就是心中的道德法則和頭頂的燦爛星空。”


馮哲院長爲此次哲學大會做了美好的展望。他說:“中國哲學、德國哲學都有反求諸己的傳統,都會走向通往自我之路,我想這也是郭沂教授等中德學者設計本次哲學對話主題的原因。哲學不僅是思想的統攝,它也應該爲人類的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我覺得在座的諸位,你們都是哲學家,哲學家這個群體,應該成爲人類的智庫。因此中德哲學對話,将會擔任一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那就是爲世界的問題找到解決之道,探索世界問題,化解文明沖突。尤其是在今天,可以說世界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需要中國哲學、德國哲學做出獨特的貢獻。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機制和交流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進行長期的交流與互鑒。通過彼此交流讓我們的對話變得越來越謙卑與真誠,願意去了解對方,并且讓對話變得更有品質。我也希望透由持續不斷地推動中德哲學對話,推動人類文明更大、更廣、更持續的對話,讓對話涉及更爲寬廣的領域,除了哲學之外,還可以涵蓋藝術、美學、宗教、經濟、金融、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文明要素。也就是說,我們把它放到人類文明對話更宏大的視野當中。讓哲學對這個世界、對今天的環境,能夠起到一個全面的統攝和關懷。”


馮院長認爲在位于北京西山的四海孔子書院承辦本次哲學大會這樣一個世界性的文明對話具有重要意義,因爲北京西山比鄰香山,某種意義上,這裏代表了中國的高度。馮院長希望這裏能成爲世界的高度,希望繼續推進人類文明新的對話。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克裏斯坦·克裏金教授)

中德哲學對話的發起人之一、德國哲學家克勞迪亞·比克曼教授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到場。接下來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哲學系克裏斯坦·克裏金教授(Christian Krijnen)作爲德方學者代表上台緻辭。克裏金教授對比克曼教授未能出席大會表示非常的遺憾。他表示非常感謝會議的發起者比克曼教授、郭沂教授和所有撰寫論文參與大會的學者,以及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Hanns Seidel Stiftung)的大力支持。德國學術界對此次會議非常重視,希望雙方學者在此次會議之後能夠有所學習和借鑒,尤其是希望能夠通過此次會議,使中西方學者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和對彼此的理解,共同探讨中西方哲學的不同與共通之處,從而帶來更深入的哲學思考。克裏金教授說,大家的發言和讨論盡量聚焦于大會主題。“自我”這個概念在哲學領域非常重要,所以進過多次讨論才最後決定以此作爲這次的哲學對話的主題。但本次會議是一種動态的,留有充分時間讓主講人發言和讓學者之間進行讨論。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邁克爾·斯比克教授)

之後由德國公民政治學院教授邁克爾·斯比克(Michael Spieker)上台緻辭。邁克爾教授表示非常高興能參與大會,來到中國北京西山,受到熱情接待,賓至如歸。斯比克先生說:“中國人有句話叫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同樣遠道而來,因此而受到了令人倍感溫暖的歡迎與熱情。”斯比克教授表示,這次哲學大會他們所議定的系列會議的一部分,議題的設計也是延續的。他回顧前三次“中德哲學對話”的大會議題,然後表示本次“通往自我之路”這個議題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不同文明之間進行的有關共識性和基礎性概念的讨論。就德國公民政治學院來說,這個議題也相當重要。邁克爾教授叙述了德國政治學院成立起源,60多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公民政治學院在德國圖青成立。德國作爲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對世界造成巨大的創傷。戰争對所帶來的摧殘更加凸顯了民主、自由的重要性。人的尊嚴需要保障,因此對“自我”的研究,顯得極爲根本。德國公民政治學院正是基于這些理念而成立,并将緻力于世界人民共同的和平與未來。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亞曆山大·波爾先生)

最後上台緻辭的是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代表亞曆山大·波爾(Alexander Birle)。波爾先生對今日的北京之行表示贊美,不僅在于北京西山優美的環境,更在于此次會議是來自亞洲與歐洲的不同哲學體系的對話交流,而且是讨論一個很重要的話題——通往自我之路。波爾先生表示很榮幸代表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參與本次會議,并分别對四海孔子書院和德國公民政治學院的辦學精神與努力表示感謝,中德哲學對話的成功舉辦得益于北京四海孔子書院和德國公民政治學院的大力支持。


波爾先生介紹了漢斯·賽德爾基金會的宗旨與工作内容。賽德爾基金會緻力于民主、和平與發展,并通過教育、政策建議和獎學金計劃,爲德國的社會做出貢獻。在35年前的1979年,通過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德國賽德爾基金會和中國官方開始建立合作,成爲第一個在華建立辦事處的德國基金會,認識到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基金會很快與中國教育部展開合作。


波爾先生介紹說,基金會在中國開展工作的目的是教育,通過教育提高公民勞動技能,減少貧困,改善農村貧困地區的生活與工作條件。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也在發生改變,促使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進行改革。基金會表示支持中國的自主改革和制度建設過程,尊重各自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态,期望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下可以相互理解與合作。


在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波爾先生對儒家精神感到贊歎,并表示儒家的許多精神同樣影響着西方人。在當今中國社會變遷的時代,儒家思想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随着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儒學所倡導的倫理道德與人生價值觀在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方面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儒學雖然是中國舊傳統,但是随着時間推移,舊的傳統同樣會發出新的生機。


在談到中德哲學對話議題的時候,波爾先生認爲盡管在許多概念上,中西方存在差異,在價值觀上也表現出不同的思維。例如德國強調個人價值與權利,而中國比較重視集體主義。但是雙方古典哲學并非沒有相似之處。如今中西方都面臨諸多社會問題,在基于不同的價值觀,通過相互借鑒與學習,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可以通過和諧運作來處理社會問題帶來的挑戰。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開幕式結束後接下來的三天内,來自東西方的學者将分别根據自己撰寫的學術論文,就本次大會主題展開論述。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


第四屆“中德哲學對話”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