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建言复修京城古建筑 发展步行骑行道

时间:2017-09-08 23:17:06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市“十三五” 规划开首场公众建言会 19位建言人谈文化建设

  90后大学生建言复修京城古建筑

  本报讯(记者 林艳)“文物复建要尽量忠实于原作,没有把握就不要建了。”“北京城到底应该是什么颜色?”“希望国家大剧院每季度能有一次免费活动。”“新的大型文化设施一定要建在靠近地铁的位置”……

  昨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召开“十三五”规划首场公众建言会,以“文化中心建设与提升城市魅力”为主题,来自多个行业的19位建言人现场建言,就北京城的文化建设的多个方面,向市政府相关人士提出自己的关心和建议。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王子航建议,未来要凸现京城文物建筑的气势,且要更多发展步行道和骑行道,“我们常常忽略北京的恬淡和静谧。欧洲很多国家古城风貌保持非常好,他们古城中私家车很少,有进城税限制车辆进城,更多无轨电车和公共交通,人们在大街小巷惬意散步感受历史,而且他们整体古建筑也比我们中式建筑高大很多,但是他们的内城很少见到宽大的道路。但是北京适于步行、骑行的很少”。

  昨日被选到现场的19位建言人中,除了像王子航这样的大学生,还有文艺家、企业家、媒体记者、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清华北大北影等学校教授,不同行业人士共同为北京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由于大家熟悉、研究和关心的文化领域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建言主题也各有方向,如有关于“非遗保护”的,关于“加大旧城保护力度”的,还有“用互联网促进首都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等等。

  媒体界的另一位建议人代表许前程,则对“奇怪”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北京的“奇怪”建筑应该建在二环外,“在二环内,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大体量甚至造型怪异的建筑,北京是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特别是二环内应该更好维护好古城的风貌,大体量、造型怪异的建筑尽量少建。新颖创意的建筑可以到四环外商业区建设,比如像鸟巢建在北四环外,如果建在二环内必将格格不入”。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开门编规划”的要求,从4月21日起,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便启动了为期5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3万人参加活动,收到近7000条约140万字的群众建言,收到居民社会调查问卷近1.9万份。建言人中,年龄最大的是88岁的海淀市民王宝山,最小的是仅7岁的一年级小学生苏锦桐。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收到的公众建言内容中,共涉及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精尖”经济结构、城市建设管理等13个重要方面和问题,既有战略层面的深远思考,也有具体的建议举措。而从8月起,市“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将开展五场公众专题建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