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俄大使:中俄关系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时间:2017-09-08 23:22:54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中新网莫斯科9月1日电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应邀来华出席相关纪念活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近日就此接受了中国媒体的联合采访。采访全文如下:

  一、今年习近平主席两次访俄,分别出席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和乌法峰会,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您认为中俄元首频繁接触对两国关系发展意味着什么?

  李辉:习近平主席今年5月成功访俄,同普京总统举行了深入会谈,进一步提升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世界展示了两国携手共同捍卫世界和平与国际正义的决心。7月,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推动乌法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一系列重要成果,进一步深化了与会国家之间的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全面增强了金砖国家机制和上合组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力提升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为区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俄两国元首频繁会晤、及时沟通、深入交流,恰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的特殊形式,充分体现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与特殊性,有力彰显两国元首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与亲密个人友谊,再次证明中俄双方在彼此关切的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的力度与默契。每次中俄元首会晤,均对两国关系发展和下一步务实合作进行战略引领、顶层设计和亲自推动,这是新形势下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必然要求,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进一步开拓思路、挖掘潜力,有利于保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始终在高水平上运行,有利于中俄两国发展振兴和维护当今世界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务实合作稳定推进,人文合作蓬勃发展,国际合作日益深化。中俄关系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同时也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新型国家关系。两国追求和重视的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可以说,中俄关系为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进行了成功实践,为邻国间、大国间和谐共处、合作共赢树立了典范,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据了解,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世界许多国家对中国给予了支持与援助,这也包括当时的苏联,中俄两国也因此结下了深厚友谊。您对此有何评价?

  李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与人民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对中国抗日战争给予了很大支持,朝鲜、越南、印度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也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物质等方面支持的国家和人民,更不会忘记并永远缅怀志愿投身中国战场并英勇牺牲的各国英烈们。

  中俄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战斗友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英雄赞歌。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中国飞行员唐铎作为苏军空中射击团副团长,毅然投身到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并在战场上屡建战功。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后代,自告奋勇挖战壕,在医院照料伤病员,以实际行动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同时,俄罗斯人民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宝贵的政治和道义支持,支援了大批物资、装备。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有200多人牺牲在中国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百万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援。所以,共同经历战争与苦难,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共同战胜黑暗与邪恶,这样的感情才是真正的友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时刻,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在以不同形式举行纪念活动。中国今年9月3日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是国际社会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将以坚定的决心和努力,同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继续为巩固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共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作为战胜国,中国在维护战后秩序和当今世界和平方面做出哪些努力和贡献?中俄如何在当前复杂而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加强合作?

  李辉:7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中俄两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最残酷的考验,付出了最为惨重的伤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并在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捍卫者,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第一,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中俄积极参与战后国际秩序创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上,中俄两国与美、英轮流担任大会主席,在战后国际秩序安排、联合国机制设置、《联合国宪章》制定等方面,主持公道,坚持正义,充分表达那些深受强权政治之害的国家与民族的心声,携手各国共同创建了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掀开了国际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第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俄共同促进了伊朗核问题的政治对话进程,致力于和平解决朝核、乌克兰、中东、南苏丹、叙利亚等热点问题,加强在联合国改革、反恐禁毒、维护网络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的合作,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派驻维和部队到战乱地区,帮助维护当地社会秩序和国家重建。此外,中俄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为保障成员国和地区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俄以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在G20、APEC、金砖国家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内,中俄积极推动区域间务实合作。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联合举办中俄博览会,以实现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与繁荣。努力办好本国大型会议,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亚欧博览会、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叶卡捷琳堡国际创新工业展等,会聚世界各国政界和商界精英,共同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合作平台。

  第四,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俄倡导不同文明和谐共荣。中国的哲学、艺术、医学、武术、陶瓷、茶叶、丝绸,俄罗斯的文学、音乐与绘画均对世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两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建立了人文交流机制,通过举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友好年”、“文化节”、“电影节”等大型活动传送友好、增进友谊,通过海外孔子学院、俄语中心、文化中心与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互学互鉴、求同存异、和谐共处。

  四、冷战结束后,世界朝着多元化发展。但冷战思维并未消失,某些国家仍将俄罗斯、中国等视为假想敌,在国际事务中频频设阻。您如何看待这种冷战思维的危害?

  李辉:冷战的硝烟已经消散,但冷战思维的阴影却并未完全褪去。不夸张地说,冷战思维在某些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以及在理论探讨中都有现实的反映。一些人仍以旧的历史观为理论依据,认为在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必有一番“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较量,而看不到合作共赢的未来。这些人身体已进入21世纪,脑袋却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值得警惕。

  时代变迁、世界变化要求思想变革。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只能削弱互信、加剧动荡、将人类命运引向未知,无法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平、发展与合作才是当今世界的永恒主题,世界各国只有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携手前行,同舟共济,才能共享尊严、共享安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我们正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壮大,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个别国家或国家集团单独主宰世界事务的时代一去不返,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挑战。同样,一个繁荣强大的俄罗斯,有利于亚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愿同俄罗斯守望相助,愿同其他伙伴国家精诚合作,共护和平,共促发展,为当代国际关系注入正能量。

  五、今年5月,中俄发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为中俄务实合作提供了怎样的机遇?双方将如何实现对接?

  李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促进经济要素在亚欧非大陆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而欧亚经济联盟旨在独联体地区建立统一经济空间,包括建立统一的药品、电力、能源市场,实现商品和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所以,二者可以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对接合作不仅将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添新的重要内涵,为中俄务实合作开辟新的广阔空间,还可推动区域和全球多边合作,为欧亚大陆发展与繁荣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目前,在政策沟通方面,两国元首已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两国外交部牵头具体落实;在设施联通方面,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已开工建设,其他交通设施合作项目已进入谈判重要阶段;在贸易畅通方面,双方全面开工建设东线天然气管道,边境及地方合作稳步推进;在资金融通方面,俄方已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两国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民心相通方面,继“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后,明后两年又将开启“媒体交流年”。

  为了更快、更好、更准地实现对接,中俄双方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应充分利用中俄现有合作项目,建设好中俄油气管道、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抓紧协商共建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桥,研究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推进“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上的合作,启动远东地区开发战略合作,办好中俄博览会,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

  其次,应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促进相互投资便利化和产能合作,实施大型投资合作项目。扩大本币结算,实现货币互换,深化在出口信贷、保险、项目和贸易融资、银行卡领域的合作。通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等金融机制,加强金融合作。加强双方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多式联运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第三,应尽早启动二者相对接的对话机制,包括“二轨平台”,组织双方专家学者就开辟共同经济空间开展协作进行深入讨论,积极研究推动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这一长期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