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  >> 查看详情

中国85岁诺奖得主屠呦呦仍在一线工作

时间:2017-09-08 23:29:11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20世纪80年代初,屠呦呦在进行科研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2011年9月,屠呦呦在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新华社记者 王成云 摄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新华社发

大村智

  日本微生物学家,生于1935年。1968年取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1970年取得东京理科学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75年到2007年,他任教于日本北里大学,现已从北里大学荣誉退休。

威廉·坎贝尔

  爱尔兰科学家,生于1930年。1952年毕业于都柏林大学,195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大学及科研机构任职,现任美国新泽西州德鲁大学的荣誉研究员。

  85岁女药学家屠呦呦夺诺奖

  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流行疟疾

  据新华社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传统中草药带来新启发”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三人得奖源于寄生虫治疗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 焦点

  从东晋药书中获启发坦言得奖“有些意外”

  对于屠呦呦的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汉斯·福斯贝里如此评价:“她的发现在过去十年间显著降低了疟疾死亡率。”另一名委员扬·安德森的评价则更为“细化”。他说,得益于屠呦呦的研究,过去十年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50%,感染率降低了40%。

  昨日,对于获得诺奖一事,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

  据公开资料,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在大学里,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或许从未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继而让传统中医药在抗击疟疾方面大放异彩。

  从《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灵感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成千上万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屠呦呦重新翻阅医学典籍,最终,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了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葛洪(现江苏句容县人)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狂犬病的人。《肘后备急方》(也称《肘后方》)是葛洪一本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书中收集的大量救急药方,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

  青蒿素发现者曾存争议

  2011年,屠呦呦领走了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拉斯克奖”中的临床医学研究奖。当时,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青蒿素发现者存在争议。

  此前,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也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直到71岁才被评为博导。长期以来,她的个人努力和成就,实际上在国内并没有得到足够认可。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一次公开场合的发言中曾表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

  “文革”期间,有几年相当大量的科学刊物完全停刊。无论是论文还是报刊上的文章,有段时间几乎都不标明作者,特别是个人作者,要么不标作者、要么用集体作者(如“青蒿素协作组”、“胰岛素合作组”)。不标明作者对以后确定科研工作的功劳带来较大困难,这也是青蒿素成就归属有争论的原因之一。

  同时,北京的青蒿素、山东的黄花蒿素和云南的黄蒿素初步被认为是相同的药物,三个地方谁先发现青蒿素引起争议。当年参与“5·23”任务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毓林2009年发表文章“青蒿素———历史和现实的启示”一文中强调“青蒿素的发现是团队协作的成果”。

  媒体采访屠呦呦问及“到底是谁发现了青蒿素”时,她本人表示,看《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就知道。该书的序言(三)中,表述为屠呦呦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单位。

  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鲁白及其同事向媒体指出,屠呦呦的关键作用表现在,她提出了用乙醚提取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方法。之前研究人员所使用的水煮法和乙醇提取都效果低且不稳定,而屠呦呦打破了提取青蒿中抗疟有效成分的瓶颈,并在公开会议上报告。其后,其他研究组才展开了类似提取。最后,屠呦呦小组的钟裕蓉分离提化到了青蒿素的晶体,对确定分子式、晶体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知情人士称屠呦呦仍在带项目

  昨日,对于获得诺奖一事,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

  她解释,“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新京报记者获悉,目前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一线从事研究工作。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还在几次会议中见过屠老师,目前已经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正常工作,精神状态很好。

  该工作人员介绍,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终身研究员,屠呦呦有自己的办公室,也依旧在带项目。

  ■ 人物

  除了屠呦呦,另外两位获奖科学家分别为来自日本的大村智和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授奖词为,“他们提出了一种治疗蛔虫寄生引发疾病的方法”。

  这种新方法通过一种叫做阿维菌素的物质起作用,而它的发现由两位科学家相互接力达成。

  大村智在日本各地收集土壤中的链霉菌属样本,其中就有后来被发现能生产阿维菌素的链霉菌。坎贝尔参考大村智的工作,发现链霉菌能有效杀死驯养动物的寄生虫。随后,他将阿维菌素通过生物学的修饰改造成了更加强大的伊维菌素,并通过人体测试,发现伊维菌素同样能有效地杀死寄生虫。

  大村智 喜爱运动和艺术的科学家

  大村智于1935年生于日本,他多年专注研究链霉菌,这一菌群生活在土壤中,能够产生很多活性化合物。他用独特的方式大批培养菌株并保持其特征,然后从土壤中成功分离出新菌株并成功移植到实验室中,再选出其中最具活性的50株作为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来源,这些菌株中的一个,后来被证明是阿维菌素的来源。

  此外,大村智从1973年开始担任Journal of Antibiotics杂志的长期编委,同时在2004年-2013年成为该杂志主编。曾经发表过多篇文章、书籍,其中包括一本关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国际通用教科书。

  由于在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突出贡献,大村智获奖无数。最近一次为2014年的加拿大盖尔德纳奖。这个奖项的评选主要奖励在世界医学领域有重大发现和贡献的科学家,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盖尔德纳奖的颁奖词为大村智博士与Merk合作发现了链霉菌特殊的生物学活性,鉴定出了阿维菌素并且开发了伊维菌素,这对于治疗多种寄生虫疾病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盘尾丝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他还是日本科学院、德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等多个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并为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科研,大村智同样热爱体育和艺术。据了解,他不仅是一名高尔夫球和滑雪爱好者,还非常喜爱日本艺术,并在家乡建立自己的艺术博物馆且免费向公众开放。

  坎贝尔 曾助推药物免费投放市场

  坎贝尔博士于1930年出生于爱尔兰,在默克研究所工作了十余年,并于2002年获得美国院士,现为德鲁大学的荣誉研究员。

  在威斯康星州,坎贝尔开始在医药公司默克研究所工作。当时他从事的是兽医的研究,并且参与了噻苯咪唑的开发,噻苯咪唑是用来抗马铃薯晚疫病以及抗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蛔虫感染的。后来,实验室在寻找新药物的时候发现了日本高尔夫球场土壤样品中的一个样本,也就是大村智所做的研究。

  他开发了多种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方法,还建立了许多原创的筛选生物活性分子的系统。基于此方法与系统,他发现超过470种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包括他和默克研究所合作发现的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这些物质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抗寄生虫的药物,重要性甚至可以和盘尼西林相比。同时,他的研究小组也成功解析了生产阿维菌素的细菌,链霉菌的全基因组。

  据了解,伊维菌素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兽药投入市场并且带来了巨大的利润。1978年坎贝尔向他的领导提出伊维菌素除了用作兽药,可能也可以用来治疗人类身上的盘尾丝虫病。这是一种由黑蝇携带扩散的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可繁殖长达15年之久的寄生虫后代在皮肤下扩散,导致严重的瘙痒并侵入眼睛,造成眼盲。此外,清除黑蝇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早期的治疗药物也有很严重的副作用。

  研制出药物后,坎贝尔希望能够将其免费投放市场,但由于因为潜在的患者无力支付药费,公司对于是否免费徘徊不定。但最终,在坎贝尔的坚持下,药物由非盈利机构统一发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