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  >> 查看详情

黄栋星:“希望通过这个意外的发现,巴中能够跟菲律宾加强互动”

时间:2017-09-08 23:37:13来源: 东盟华商在线

14日,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等17个国家21家海外华文媒体的负责人、编辑、记者们走进了位于川陕交界的巴中市,开启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外侨办、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联合组织的“行走中国·2016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看巴中”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的序幕。

“我其实并不知道在菲律宾著名的晏阳初先生就是你们巴中人”,在参观晏阳初博物馆时,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长黄栋星对新妹儿说道,“没想到到了这个地方,有这么一个惊喜”!



— 1 —


出生在巴中的平民教育家

晏阳初1890年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早年在巴中、阆中、成都等地读书,后到香港、美国求学。

1918年6月,刚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晏阳初应募去法国为参战的10万华工服务。他在这些华工中开展了识字教育运动,仅一年多就使得许多华工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在法国的这段经历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下定决心:要用广泛的平民教育来开发中国民众的“脑矿”,唤醒他们,进而拯救国家。

1923年,他和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晏阳初根据大量的调查事实,总结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四大问题,即“愚”、“贫”、“弱”、“私”。

中国大多数农民缺乏知识力,不但没有适当的知识,更不识本国的文字,无法取得知识与享受文化,即为“愚”;当时中国大多数农村生产水平低下,经济困难,许多人的生活极度贫困,没有增加生产、改善经济组织的能力,即为“贫”;当时中国很多人身体衰弱,同时又缺少必要的科学治疗和公共卫生,成为“病夫的国家”,即为“弱”;当时的许多国人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的陶冶,缺乏公民的训练,即为“私”。 

晏阳初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


1926年,他开设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组织扫盲、改良农作物与畜牧品种、兴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兴办产销合作社和实验银行,还创办《农民报》、组织同学会与“公民服务团”等,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0年,晏阳初定居美国;

1990年逝世,享年100岁。

1991年,晏阳初文化公园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郊2千米处的塔子山落成,由展览馆、雕像、陵墓、白塔和绿化园区构成。晏阳初史迹展览馆是公园的建筑主体,全面介绍了晏阳初光辉的一生。


— 2 —


晏阳初在菲律宾


“希望通过这个意外的发现,巴中能够跟菲律宾加强互动”,黄栋星说,“我愿意来牵线搭桥”。

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有72年:前30年是在国内,后42年是在海外。 

而在菲律宾呆了40年,占据了他接近半生的光阴。 

当时菲律宾大概有6千多万人,大部分地区也都是贫困地区,晏阳初根据20年代他在中国农村取得的经验,协助菲律宾开展了农村改革以及乡村建设。

1967年菲律宾正式落成至今举世闻名的国际农村改造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ofRuralReconstruction,简称IIRR)。与晏阳初史记展览馆一样,国际乡村改造学院里面也有关于晏阳初的陈列馆,除了记载晏阳初的生平事迹之外,更多的他在第三世界农村农民改造成知识分子的成绩。

据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社长黄栋星介绍,菲律宾国际农村改造学院在晏阳初逝世后还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他的有一部分骨灰也在那里。另外一部分骨灰通过晏阳初的女儿带回了故乡巴中。


— 3 —


晏阳初在全世界


“当年川北偏僻之地的巴中,竟然出了一个世界级影响的人物——晏阳初。”新加坡报业控股中国区市场总监陈寿章由衷感叹,“在中国文盲遍地之际,此君竟有‘扫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的宏愿。”

晏阳初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上世纪80年代末,以菲律宾为中心,将平民教育工作相继推广到泰国、印度、加纳、哥伦比亚等,影响了世界。他的足迹也遍布了这些第三世界的国家。

晏阳初在菲律宾国际农村改造学院邀请了许多的第三世界农民专家讲课,这个学院就成为了他推行平民教育的大本营。 

1943年,在哥白尼逝世400周年全美纪念大会上,晏阳初和爱因斯坦、杜威等被评为“世界十大伟人”。


1955年10月,晏阳初被推选为“当前世界最重要的百名人物”之一,国际社会尊称他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真正的哲学家与人道主义者”,“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和丰富想象力的英勇学者,是劳苦平民心智与精神的解放者。”


图文:刘美岑 苗志勇

部分来源于晏阳初史迹展览馆


最新文章